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低頻聲波以縱波傳播,不容易被吸收或隔離。然而,如果采用適當?shù)脑?,如壓電和電磁方法,可以收集低頻聲波并轉換成電能,為電子設備提供電力。對于壓電器件,通常采用高壓電系數(shù)的陶瓷。但它們相對較大的楊氏模量會導致聲阻抗與氣流不匹配。此外,固體陶瓷材料將反射大部分入射聲能,使輸出性能下降。對于電磁方式,通常需要線圈、磁鐵等笨重的部件,不利于能量采集器輕量化,小型化。
自從197個國家簽署了《巴黎協(xié)定》后,各個國家都在積極的努力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2021年7月27日,國外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用植物原料來生產(chǎn)時尚快消品,比如用印度農(nóng)場種植的蓖麻豆來制造太陽鏡。
來自俄克拉荷馬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群學生和研究人員已經(jīng)使用3D打印來生產(chǎn)低成本的氣象站。該設計基于大學大氣研究公司開發(fā)的開源計劃,該計劃是3D打印自動氣象站(3D-PAWS)計劃的一部分,具有100多種增材制造的組件。在俄克拉荷馬州對氣象站進行測試后,科學家將其在八個月的過程中與商用級氣象站的功效和耐用性進行了比較,并獲得了可喜的結果。
3D打印和快速模型模型制作服務商Ogle Models,為智己汽車(IM Motors)創(chuàng)建一種創(chuàng)新的電動汽車模型。該電動汽車的設計非常大膽和前衛(wèi),它即是交通工具,也可以用作辦公室和臥室,計劃明年可能會投入生產(chǎn)。
由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十名學生組成的團隊已使用Sintratec 3D打印技術來設計和制造電動摩托車的全功能原型。據(jù)了解,ETHEC城市項目從概念到組裝僅用了一年時間,其動機是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問題。機械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和技術負責人Tobias Oesch解釋說:“如果我們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就必須對城市和郊區(qū)的流動性進行重大改進。摩托車比普通汽車更高效,但我們幾乎看不到街道上的全電動摩托車,這必須改變。”